{SiteName}
首页
臂丛神经损伤手术
臂丛神经损伤饮食
臂丛神经损伤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原因
臂丛神经损伤医院
臂丛神经损伤症状

内科学笔记周围血管疾病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019/5774579.html

周围血管疾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

(一)危险因素

男性大于45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加上吸烟。(同冠心病危险因素)

(二)临床表现

1.早期: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病变位于主-髂动脉者,疼痛在下腰、臀、髂、大腿后侧或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时伴阳痿;病变位于股动脉者,疼痛发生于小腿肌群。

2.后期:主要为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X线:可以看到病变动脉段有不规则钙化。

2.动脉造影:血管疾病确诊靠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侧枝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情况,对确定诊断和选择术式有重要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发病年龄

多见于45岁

青壮年多见

血栓性浅静脉炎

常见

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DM

常见

常无

受累血管

大、中动脉

中、小动静脉

其他部位动脉病变

常见

受累动脉钙化

可见

动脉造影

广泛性不规则狭窄和节段性闭塞,硬化动脉扩张、扭曲

节段性闭塞,病变近、远侧血管壁光滑

(四)治疗

1.非手术主要:降低“三高”,改善血液高凝。

2.手术: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适用于单个或多个狭窄较短者。

(2)内膜剥脱术:主要适用于短段的主一髂动脉闭塞者,不需要植入人工血管且无感染危险。

(3)旁路转流术。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病因

主要有吸烟,寒冷与潮湿环境,慢性损失和感染。

(二)病理

1.病变开始于动脉,受累的是静脉,由远及近发展。

2.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两段之间血管相对正常。

3.活动期有非化脓性炎症。

4.后期炎症消退,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5.建立不足以代偿的侧支循环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5P表现:

①疼痛;②麻痹③苍白④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无)⑤感觉异常

2.分期

I期:仅有麻痹,皮肤较低、苍白。足背胫侯动脉脉搏动弱。踝/肱指数<0.9

II期:有间歇跛行距离:IIam,IIam;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III期:出现缺血性静息痛。

IV期:有肢体缺血坏死,踝/肱指数<0.3。

(四)诊断

1.要点:①青壮年,吸烟②下肢疼痛足背③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2.辅助检查

(1)跛行距离和时间

(2)双侧下肢温差>2度,提示降低侧有缺血。

(3)远侧动脉搏动弱或摸不到;

(4)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体位性色泽改变):试验阳性者,提示患肢严重供血不足.

(5)踝/肱指数(踝压/同侧肱动脉压):>1为正常;0.5-1为缺血;<0.5严重缺血。

(6)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呈细弹簧状。患肢中小动脉狭窄或闭塞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典型X线征象。

(四)治疗

1.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可加重症状。药物可选用扩血管剂。

2.手术:

(1)腰交感神经切除术:适用于腘动脉远侧动脉狭窄者

(2)动脉重建术:①旁路转流术,用于主干动脉闭塞;②血栓内膜剥脱术,用于短段动脉阻塞。③大网膜移植术和分期动静脉转流术,用于动脉广泛闭塞者(腘动脉远侧三支均已闭塞时)。

三、下肢静脉疾病

(一)下肢静脉解剖与生理

1.下肢静脉由深静脉、浅静脉、交通静脉和肌肉静脉组成。

2.浅静脉包括大、小隐静脉。①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自外踝后方上行,注入腘静脉;②大隐静脉:是人体最长的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和大腿内侧上行,在腹股沟韧带下穿过卵圆窝(隐裂孔)注入股总静脉。注入股总静脉前有五个分支: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静脉和股内侧静脉。

3.静脉瓣膜具有向心单向开放功能,可以忍受mmHg以上的逆向压力。足以阻止逆向血流。

4.在下肢回心血流量中,浅静脉占10-15%深静脉占85-90%。

(二)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即大隐静脉曲张)

1.病因和发病机制:

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压力高,妊娠、循环血容量经常超负荷,习惯性便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为遗传因素;浅静脉压力高是因长期站立,重体力活等因素。离心越远,压力越高,所以小腿比大腿的静脉曲张更明显。

2.诊断

(1)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呈蚯蚓状.小腿下1/3内侧最易发生皮肤溃疡。

(2)静脉曲张的体格检查:

①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

②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佩特兹试验)

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 普拉特试验)

(3)静脉造影:下肢静脉造影是确诊。正常人下肢静脉造影全程通畅,静脉瓣膜清晰、对称,呈竹节状。①大隐静脉曲张:股部近端大隐静脉功能不全,囊状扩张,小腿内侧静脉蚯蚓状改变;②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没解开止血带就已经充盈了。胫前胫后腓静脉充盈;③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解开止血带后充盈,全下肢回流通畅,瓣膜影不清晰,管径≥1.4cm,无竹节状,呈直桶状。

3.治疗

(1)非手术疗法:病变局限;妊娠期;症状明显,但手术耐受力差者。

(2)手术疗法: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凡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如有皮肤溃疡:最关键的措施:结扎病变交通经脉。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

1.病因:

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长期服用避孕药、肿瘤组织裂解产物等,使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而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

2.临床表现

根据解剖部位分型

1)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发病多于右侧。

表现为三胀:肿胀,胀痛,浅静脉扩张

2)周围型:包括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做踝关节过度背屈试验可导致小腿剧痛(Homans征阳性,即霍曼斯征)

Homans表现:突发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小腿肿胀且有深压痛。

3)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股青肿(体温明显降低并有青紫色)股白肿(体温升高,脉率加速)

根据病程分型

①闭塞型:疾病早期,深静脉腔内阻塞,以严重的下肢肿胀和胀痛为特点

②部分再通型:病程中期。

③再通型:病程后期,深静脉大部分或完全再通,

④再发型:在已经再通的深静脉腔内,再次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3.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一侧下肢突发肿胀,伴有胀痛、浅静脉扩张,都应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做周径的测量,双侧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之差大于1cm则有临床意义。

(2)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能直接显示静脉形态作出确定诊断,确诊方法;

(3)X线征象:①闭塞或中断:深静脉主干被血栓完全堵塞不显影,一般见于血栓形成的急性。②充盈缺损:主干静脉腔内持久的、长短不一的圆柱状或类圆柱状造影剂密度降低区域,为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依据。

4.治疗   

(1)非手术疗法:包括一般处理、溶栓、抗凝和祛聚疗法。

①溶栓:病程不超过72小时的患者,常用药物为尿激酶。

②抗凝:抗凝剂有肝素和香豆素衍化物

③祛聚:祛聚药物包括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和丹参等。

(2)手术疗法:常用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小时者。

(3)并发症:静脉血栓如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下肢肿胀,色素沉着----肺栓塞。用支架,挡住栓子(来自于下肢深静脉)。全麻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性大。硬膜外麻醉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小。

声明一下,本平台是资源交流学习平台,资源来源于网络搜索,仅仅提供医学生学习的机会,不参与任何资料售卖行为,只为学习,进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大家如果下载学习,请学习后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nshenjing.com/bcsjssss/555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