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去年发的,可能是夏天到了,这几天很多人在后台问,我重新修订了一下,发出来,有问题大家可以留言,大家集中问,我集中答,届时可以搞一个伏天晒背活动,然后交流一下晒背的心得,来供大家参考。
作为公号文,此文的确有点长,但如果分开发,有失完整性,所以,我分了几个纲目,如大家时间紧张,可以分开看,不影响阅读。
纲目如下:
一伏天晒背的基本知识
二伏天晒背的来历
三伏天晒背的古法
四伏天晒背的原理
五伏天晒背的现代晒法以及注意事项
六三阳与三阴
一伏天晒背的基本知识
先讲一下,什么是“三伏”。
“伏”在中国又称“长夏”。(关于这一点,各方观点有所不同)
总所周知,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
但是,在华夏文明中,春、夏、秋、冬四季往往被冠以木、火、土、金、水,所以,对应的一年其实分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它们的对应关系是:
春——木
夏——火
秋——金
冬——水
但是,五行中的土呢?对应什么呢?
土——长夏
长夏,这个说法,其实首见于《内经》。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是故春气在经脉,夏季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
众所周知,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五行,医学中配之以肝、心、脾、肺、肾,五季中配之以春、夏、长夏、秋、冬。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五行属土,居中央为中土,与长夏之气相通,主气为土气。
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所以,长夏这个东西,非但现代人不好理解,就是古代人也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但是,在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上,长夏与脾胃表现出的对应关系,非常有用。
坤为阳土,为胃。在长到收的过程当中作用显露,也就是夏秋交替之时。所以,如果胃气虚的人,在这个时候,就容易引发腹泻。坤土生于离之君火。胃土生于心火。所以,腹泻要治心与胃。艮为阴土,为脾。在藏到生的过程当中作用显露,也就是冬春交替之时。所以,如果脾气馁的人,在这个时候,就容易消化不良。艮土生于坎之相火。脾土生于肾火(命门相火)。所以,消化不良要治肾与脾。
关于长夏今天不多说了,改天专门撰文说一下。
传统历法很明显,其中“伏”为“土”“伏”就是长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那么,阳气,为何被藏伏呢?
推演如下:
由秋到冬,是金生水;
由冬到春,是水生木;
由春到夏,是木生火。
由此循环。
但是由夏到秋则出了点小问题。
由于火克金,金不敢出来。故要潜伏一段时间,“伏”的本义,就是“潜伏”。
这个潜伏的时期,就是长夏,对应着土。
接着循环:
上面是春到夏,木生火
然后是夏到长夏,是火生土
然后是长夏到秋天,是土生金。
然后是秋天到冬天,金生水。
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这种四季轮回,五行生化,源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
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河图洛书。今天先不谈。
继续谈入伏。
入伏是如何界定的呢?
这里面也是推演而来。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俗称“60甲子纳音”。
(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
纳音表:
因为,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如果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出现庚日,则中伏为10天,否则中伏为20天,于是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且大部分年份都是40天,下一个三伏共计30天的年份是年。
年三伏时间表为:
年三伏天具体如下:初伏:公历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中伏:公历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末伏:公历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很明显,今年的中伏为20天,即年的伏天为40天。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已经有点头晕脑胀了吧!
个中缘由,其实非常容易理解。
天干地支纪年法,看起来复杂,其实非常简单。
其原理在我们学的高中数学课本中的“排列组合”就讲过。
但是,为何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呢?
主要是文化体系不同。
我们目前,接受的教育其实全部是西式教育,中国的传统的东西,都丢弃了。
用西化的思想系统,去理解华夏文明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用安卓手机去安装苹果手机的软件,会不流畅,经常卡。
这就是底层操作系统源代码的不兼容。
同样,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的中国人,对华夏文化中传统的知识同样有违和感。
这其实是一种悲哀。
有人讲,兼容并蓄,总是好的。
但是,兼容并蓄,必须有个前提。文化底层基础,必须与人种血脉匹配。
讲得流俗一点,中国人,必须有中国心,有中国文化打底,用华夏文明做文化基础才可以。
否则,会沦为精外。
因为,文化系统的匹配度,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伏天晒背,明明是标准的中国的本土文化,按照道理,凡是中国人,都应该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才对。但是,客观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都已经忘记了。
因为,大多人中国人,接受的都是西方的文化体系。
而伏天晒背,彰显的是标准的华夏文明体系思想。
二伏天晒背的典籍由来
记载“伏天晒背”的典籍,大致可以认定,出自一本书《修昆仑证验》。
此书成书于清道光丙午年(年),作者为天休子。
天休子生平杳不能考,但以其自称天休子,号乾一先生,但是根据其文章的文风,功法的特点,此人当属道家无疑。
《修昆仑证验》书名来自《孙真人卫生歌》“汝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昆仑,二字,大家都明白,这是中国文化中,比较神奇的两个字。一看到这两个字,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另外两个字即“神仙”。
但是,昆仑,在某些语境可以理解为头部,面部。
天休子书中理倡“揉”“晒”二法,尤以揉面部穴位为主,故曰“修昆仑”。
据书中记载,而揉法则“实无所师承,苦自病而试得之”这说明,揉法,是天休子自创的功法。
但是,晒法则是为他所人所传——“有人传以晒法者”,并经自身实践总结而成。
这说明,伏天晒背,这个方法,并不是清道光年间才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修昆仑证验》的有关具体内容。
天休子云:“凡百病症,皆以气血为主,通则无积,不通则积,新则积小,久则积大。不论大小内外病症,果能揉之,使经络气血通畅,则病无不愈者。”
天休子的话很好懂,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经常揉一揉,病就好了。
“今有揉、晒二法,既不借人之力,又不费己之财,矢以诚,行以勤,用以和,守以恒,凡百病症,概可立愈。”
这段话,主要是宣传揉、晒二法的优点。
一句话,不花钱,治百病。
估计,医院与社保局,老百姓都喜欢听类似的话。
具体揉法,天休子曰:“兹则一言以蔽之曰,揉夹车以清头上六阳之积。下部六阴之积由足上,继之曰揉海底疏通腿跨。为善后之计终仍总于夹车。易而且简,易知易从者也。”
关于,这一段,比较专业。需要另外专门撰文说明。
今天专讲伏天晒背的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晒法。
三伏天晒背的古法
关于晒法,天休子曰:“有人传以晒法者,伏天赤身于烈日中晒之,汗如水流,风来凉爽,不觉其热也。惟初晒必脱皮,厚薄皆随其病,甚至起水泡,其愈极快,无过二日者,真化工也。”
这段话意思明白无误,首先,这个伏天晒背的方法,并不是天休子独创的,是“有人传以晒法”。
其次,晒法也很简单,就是在“伏天”,“赤身”于“烈日”中晒。并且具体描述了感受,先是出汗,然后风来,感觉凉爽。
第三,描述了症状,即“脱皮”、“起水泡”。但是不要紧,两天就愈。
大家,主要最后的两个字,“真化工也”中的“化”与“工”。
这个化,其实指的是“造化”的意思。
“凡男妇头风、脑漏、牙疼、耳肿、脚气、臁疮、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软等症,于三伏日巳、午、未时,赤身于烈日中晒之,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即妇女月事,亦可晒,通天地化育神工,难以殚述。第不可遮盖著衣,乃致受热也。”
这一段非常重要。
首先,具体明确了伏天晒背的时间,即
三伏入伏的那三天中的具体时辰:
巳、午、未时(上午9点到下午3点)
其次,明确了伏天晒背的各种适应症。头风、脑漏、牙疼、耳肿、脚气、臁疮、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软。
第三,尤其强调了妇女月事也可以晒背。
“揉以通气血,而症去瘕消;晒以分阴阳,而清升浊降,皮肉筋骨更换一番,庶不负此生矣”。
这一段,主要还是发感慨,赞叹疗效。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晒分阴阳,清升浊降”这八个字。
这其实彰显的是伏天晒背的原理。
四伏天晒背的原理
伏天晒背的原理,基于中国的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华夏文化的精髓。
现代都市里有一种人,一听阴阳学说,就大喊伪科学,大喊封建迷信,大喊大叫,如丧考妣,咋咋呼呼,一幅西方乡巴佬的模样。
这种人,其实即可悲又可恨。
明明就是一个中国人,但却是一个中国的传统文化盲。
更可悲的是脑子里却安装了一套西方人的思想体系,言必称欧美。
一提欧美,就赞美;
一提中国,就谩骂。
就是这种人的德行。非常令人恶心。
先不提这种恶心的人的行径了。影响心情。
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一点是,由于现在教育体系的原因,目前很多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非常少。
少到什么程度?
少到不如古代的文盲。
有人讲,你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举个例子。
天干地支,在古代是最基本的计时工具。
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包括高中生,真正懂的有几个呢?
六十纳音甲子表,有几个孩子能背诵呢?
更何况阴阳八卦,河图洛书了。
为何很多人,一提阴阳,就心生恐惧呢?
其实就是标准的因无知导致的恐惧。
今天,我就为大家简单地讲一下中国的阴阳。
有人问,今天不是谈伏天晒背吗?跟中国的阴阳学说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伏天晒背,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借天阳”。
何谓阴阳?
首先,流俗地、狭义地讲,阳就是指天上的太阳。阴,则指的是地球。
有人讲,阴,不是指月亮吗?
这个问题,会撰文专门阐述。今天不展开了。
有句话,叫“万物生长靠太阳。”
乃至理名言。
地球上任何生物都离不开太阳。
清华大学太阳钟日冕
当然,肯定有杠精提出来喊,深海底的生物就不依靠太阳,地心里面的植物也不靠太阳。晚上出来活动的动物也不靠太阳,诸如此类,非常聒噪。
这种人,根本不懂食物链,也不懂弱光合作用,就是纯粹的杠精,懒得搭理。
其实,万物的生长,除了太阳,也需要地球。
本来嘛,如果没有地球这个载体,地球上的生物存在的物理环境在哪里呢?
地球,就是阴。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它很明白地告诉人们,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没有它就没有生命。
这提到了地球上的生命与阴阳的关系。
可以这么讲,地球上的生命,都是阴阳化合而成。
万物的化合的基本因子,即阳气与阴气。
有些人,对阳气与阴气感觉不好理解,除了无知与被洗脑,主要是智识结构比较低级。
因为,阳气与阴气,在目前的所谓科学仪器面前,无法有效测量。
西方的所谓蝌蚪学,有个特点,即对“可表述”异常痴迷。
如果,有些事物不可表述,或者表述不够直观,蝌蚪学就认为,这些事物不存在。
其实,这些西方蝌蚪学认为不存在的东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仪器不够先进,例如电磁波等人的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不存在,因为没有显现的媒介。西方蝌蚪学都认为不存在。迷信自己的肉眼。
其实,人的感觉器官,即所谓“六识”的感觉如果没有完全开发,表面上的功能其实很浅薄。
人的眼睛,其实,只能看到“可见光”。而可见光,在广谱系中,仅仅占很小的比例。
同样,人的听力也是如此。人只能听很小一部分的声音频率。即自然界中的很多声音,对人的耳朵而言,是听不见的。
我觉得,这是人这个物种对自己的一种自我保护。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海洋海量信息对自己大脑的数据冲击。
二思维比较低下。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三是蝌蚪学的基本参数设定比较死板低级。例如,西方蝌蚪学认为,人本质上就是碳水化合物。
这种对人的认识就比较低维。
例如,既然人归根结底,都是一堆碳水化合物,那么为何差别那么大呢?除了外在的体貌差别,尤其智力方面精神方面。
决定人类差异的根本是什么呢?
从化学、分子物理学层面,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释。
直到基因学诞生。
诞生,基因遗传学,仅仅是解释了一些现象,最本质的生命的奥妙,基因遗传学,也是无能无力的。
举个简单例子。
同一个人,为何有时精神抖擞,神采飞扬,有时候没精打采,焉头焉脑呢?
这仅仅用化学分子学不好解释。
于是,西医临床上,发明了激素学说,微量元素学说。
西医之所以,老是跟在疾病屁股后面追,永远也追不上,就是一开始的基础太低级,维度太低。
一旦临床出现与理论不符合不拟合的现象,只能临时发明概念,强行解释。
这就是,西医直到现在也不明白什么是癌症的原因。
换言之,西医的理论基础低级,建模落后。
讲得俗一点,西医,对人体,对生命的认识太低级了。
华夏文明,起源与天道,对生命的认识是最本质,最高维的。
华夏文明认识世界,不仅仅是人类,视角是最高维的。
华夏文明信奉“天人同构”,即整个世界是一个文明嵌套的世界。
这种世界观,是最本质的。
人,以及世间万物,都是天地所生。
天地怎么生?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就是万物产生的秘密。
阳气与阴气的气,其实与“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的气,是一个气。
阳气指天,阴气指地。
谈到这里,很多人还是感觉很烧脑,感觉阳气阴气不够具象,不够本质。
所以,我用西方蝌蚪学的视角来降维解读一下阴阳。
首先提出一个概念,即碳循环。这是西方基于人的结构是碳水化合物的所谓常识。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碳循环,可以狭义得理解为人的生命的生与死的循环。
众所周知,人的肉体死亡后,微生物与真菌会参与分解,人的肉体会腐烂,会慢慢重新分解为碳结构,参与到下一步循环中。
如果人理解不了,碳结构可以分解,就会产生永生崇拜,例如木乃伊现象。
然后我提出第二个概念:光循环。
华夏文明认为,生命的本质,即结构的合成,死亡的本质,则是结构的消解。如果光有地球,没有太阳,生命就无法合成无法诞生,因为,结构缺乏产生的动力源泉。
天地间生命的结构,有双重性。一套是光结构,对应于太阳;一套是碳结构,对于与地球。
光结构的概念产生,基于光合作用。
很多人对光合作用的理解非常浅显。
其实,光合作用蕴含着生命的最大的秘密。
何谓光合作用?
一般化学界这样认为,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
这种定义与理解,其实非常浅薄与片面。
光合作用最大的特征,不是能量转换(无机物变有机物),而是信息的升级。
即水与二氧化碳,在阳光的作用下,完成结构合成的过程中,不仅结构复杂性大大增加(无机物变有机物),更重要的是信息深度大大增加。
换言之,太阳光转化为了复杂结构化的有序信息。
这是地球生物圈的最大奥秘。
光结构,来做太阳,我们把它称之为阳气。
而碳结构,来自地球,我们把它称之为阴气。
这个由太阳光转化为信息结构的功能,在华夏文化里,被称之为“神”。
在华夏文明中,
神,即造化之良能。
鬼,是造化之隐匿。
很明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与鬼,指的是天地之间的生、化、合的奥秘,而绝不是什么人格化的怪力乱神的幺蛾子。
(有些智障把妖酋野鬼奉为神,殊为不智)
神的能量从何而来呢?
这句话换成西方人的口吻,类似可以这样说:
即世界的原动力来源于何处?
这个问题困扰了西方科学界很多年,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牛顿就因为这个事,到快退休的时候,信奉了神学。
在我们华夏文明,这个问题非常容易回答:
——神得一而灵。
这个一,就是太初,就是道。
太阳光为何可以转化为信息结构的原因,是因为道设定好的,这个神奇的功能,被称之为“灵”。
道,为何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因为,道,是宇宙中一切生死的总策源地。
道,在哪里呢?
道,在有无相生之外,在生死之外的地方。
道,其实,也是一种生命。
何谓生死之外之地呢?
《道德经》是这样描述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是形状瓦解,
解其纷,是结构瓦解
和其光,是能力瓦解
同其尘,是质量完结。
。。。。。。。
一切的一切,
全部都瓦解了!
而正是生与死等所有因素全部被瓦解了,质量能量循环才能升级到超质能循环,天地这个宏大的高维框架才能被生成出来,万物则得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无穷的生死之变。
不破不立。
天地生,万物生,人类生。
人的产生是光结构与碳结构的复合,同样,人的死亡也是双重的,要发生两次。
一次是光结构先消解,我们俗称“人没气了”,这个气,其实就是阳气;西医临床对死亡的认定其实也是非常可笑,一般是以呼吸停止或者心脏停止跳动为标准。所以,医院经常闹出“死人复生”的笑话。
华夏文明认为,人失去了阳气,或者讲,一个人体,阳气枯竭,人的光结构层面瓦解了,这是灵魂的消亡。遂后,肉体失去循环的动能,慢慢地肉体也开始枯槁,入土后,微生物再把人的碳结构彻底瓦解。
这个人死亡的过程,其实,也可以类比到别的方面。
例如,一家企业,一座城市。
一家企业的覆灭,始于群龙无首,然后是上下失和,沟通闭塞,然后是失序灭亡。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衰亡,也差不多。
首先是市政府的昏庸,然后是汽车工业的垮台,然后是市政各项功能的减退,然后是人口的削减,然后就是半死不活。
前面讲了灵,那么魂魄是什么?
魂是指光结构的日常动态化的存在,即阳气的具现。
魄是碳结构的日常动态化的存在,是阴气的具现。
一个人,有魂,没有魂,一眼就看出来了。
一个人焉头打耳,没精打采,我们一般称之为“失魂落魄”。
我们华夏文明认为,人死,光结构先分解,即魂魄先消散,然后肉体才死亡。
换言之,人活着,魂魄存在,人死了,魂飞魄散。
死人没有灵魂,活人才有魂魄。
但也有特殊情况,由于种种原因,人死了,但是,魂魄却没有完全消散,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也有人称之为“僵尸”。
僵尸的产生,非常不容易理解。
有人干脆就讲,僵尸不存在。
我也认为,僵尸其实不存在,但是却存在僵尸现象。
什么意思呢?
即,通俗意义上的僵尸,其实是忽悠人的。人死了,就是死了,不会变成僵尸。
但是,僵尸现象则是指,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具有僵尸表征的现象。
例如:僵尸粉。(这个笑话冷不冷?)
人的魂魄,居住的地方,为灵府。
灵府就是心。
这个心,不仅仅指心脏。
如同,肾,不仅仅指肾脏。
心,不单是解剖学上的一块肌肉。
一块肉,怎么会自动搏动呢?
西医,从人体解剖学角度,永远无法解释,为何心脏会不停跳动。
这个心,指的是:在胎儿孕育,开始胎动的那一瞬间,能让一块肉动起来的东西。
而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脏,可以算是心的外层保装盒。
如果流俗降维地理解“灵”,可以把灵比喻为从道那里来的特派员。
这个特派员,有特殊的本领。这个本领,或者可以理解为造化,这个本领源自道。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灵,是阴阳化合反应的前提,可以认为灵的作用就是“冲气以为和”。
如果,灵不存在,则会出现“神无以灵,将恐歇”的可怕后果。
神,歇菜了,造化工厂就关闭停工了,所有的生命机能,就会走向紊乱。
所以,《黄帝内经》讲,最高明的医道是治神。
(黄帝内经》说:第一治神,第二养生,第三针灸,第四汤药。其实养生也是治神,针灸还是治神,汤药还是治神。不过到了用针灸、汤药治神就已经是“已病”层次了,治神,养生境界类似于文斗,针灸,汤药已经达到武斗了。)
《黄帝内经》的下部,叫《灵枢》的原因也在于此。
人死了,到底有没有灵魂存在,相信,这个问题不用讨论。因为,
中国人,绝大多数是不相信的。
相信人死了,依然有灵魂游离在外的人,在地球上占大多数,这种人,就是宗教信徒。
他们相信的这种人死了,魂魄依然存在,游离在外的东西,俗称:鬼。
如果把一部电脑,扔进沸腾的钢水岩浆中,不出意外,电脑肯定会被消融,但是电脑硬盘里安装的操作系统及其软件,会不会溢出呢?
只要是个智力正常的人,回答肯定是否定的。
但是,相信“人死了,魂魄溢出,继续存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却大有人在。
这说明,这些人的灵已经被侵害坏了。
天地间,因为神得一而灵,所以,天地可以造化万物。
同样,人体也是如此。因为人的神得一而灵,所以,人可以称之为生命,(从胎儿的胎心开始得一而灵)。
正常人的灵,住在灵府里,如同一个领导,指挥着做具体行政工作的“神”,去完成各种人体生命活动。
这样,从外在表现看,此人就表现为健全的生命体征。这可以认为这个人的魂是正常的。
魂,不正常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有个成语,叫“魂不守舍”。即我们俗称一个人“掉了魂”。
魂不守舍的意思就是灵不居住在灵府里了。
灵离开灵府的原因,主要是:有东西,把灵这个人体的君主,赶出了灵府。
灵被赶出灵府的原因之一,就是灵比较虚弱。
灵,无疑是需要滋养的。
滋养灵,一般称之为治神。治神的本质,即滋养人体内灵府中的灵。
灵的滋养方式,主要靠阳气滋养,最好的阳气则源自太阳,所以,伏天晒背的本质,不仅仅是顺通人的肉体经络,更主要的是滋养灵魂。
这就是典籍所记载的:(晒之功力可云大矣):壮先天之元阳,滋後天之真阴,神光洞彻,表里不遗,阴翳潜消,营卫无间;即使周身大积,能令伏不为患。
自是每伏必晒,诸积病悉不为患,而潮湿拘牵则截然而止,不乞灵于草木者几二十年矣。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伏天晒背,可以滋养灵魂,但也是需要一个前提的。
即,需要一个门槛。
这个门槛就是,摒弃淫祀,破除迷信。
何谓淫祀?
相信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这种行为就是淫祀,就是迷信。
人是怎么失去自我,失去居住在灵府里的灵的呢?
这些把人的灵魂赶跑的邪恶力量源自哪里?
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人本身。
这种人,坚信光结构不会瓦解,即迷信灵魂不灭,鬼神不灭,并且荒谬地认为,它们是妖怪一样的具象的人格化的客观存在。
这些人,是怎么把自己灵府中的灵赶走的呢?
要知道,住在灵府中的灵,从胎儿的胎心开始动开始,就开始住在灵府里了,算是老住户,老街坊了。赶走老住户,可不容易。
很简单,就是自我蒙蔽,自我戕害。
具体方法,说穿了,也不新鲜,无非就是家贼引外鬼。
把自己的居住在灵府的灵赶走,代之以外来的“偶像”。
这样的人,我们俗称他们“心里有鬼”。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追星族、痴球迷、狂信徒、极端宗教分子等,其实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大致归结为几个字:
——痴、狂、疯、妄、傻。
前面我们讲了,如果光结构不瓦解,不能复归于一,那么神就无法得一而灵,于是,人的君主就住不到灵府中去,灵府里空荡荡的,神这些干实际工作的工作人员,又得接受一个君主的指挥,怎么办呢?
很好办,从外界找一个偶像,放在灵府里,李代桃僵,鸠占鹊巢,充当虚假的君主。
所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偶像崇拜者,外在表现大同小异。
都是天天一幅魂不守舍的精神屌丝样,精神状态极不正常。
例如,神神叨叨的,对着空气讲话;烧女巫,进行食物禁忌,神不让吃,饿死也不吃;一言不合就杀人;自己省吃俭用,却把攒下来的钱无偿赠送给要饭鬼。
有的,一副精神小伙模样,天天嘴里念念叨叨,眼神空虚又疯狂。
有的趾高气扬,一副智珠在握的牛掰模样;
有的跟人说话,神神秘秘的,一幅刚才下水道里钻出来的随时准备逃跑老鼠的模样。
这种人,天天晒背,也无法补充阳气。因为,他的灵魂已经被侵害,人体内的君主被自戕了。俗称“失去自我”、“行尸走肉”。也有叫人肉炸弹的,当然,有的游戏《生化危机》里叫做“丧尸”。
五伏天晒背的现代晒法与注意事项
虽然典籍里记载了大致的伏天晒背的方法,但是毕竟过去几百年了,客观情况无疑发生了很多变化,所以关于今天伏天晒背的具体的方法,不一而足,总原则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例如,即使是在同样的入伏的三天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的天气情况也是不同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裸晒。
如果没有条件,尤其女同胞,可以穿露背装晒。
关于,伏天晒背的地点选择,有人讲,随时随地,哪里都可以。
这种观点,其实,我不敢苟同。
但是,非要讲伏天晒背的地点选择,或者说得郑重点,伏天晒背的堪舆选址问题,其实有点言重了。
晒个背而已,选什么风水呢?
没必要。
当然,选择一个好的晒背地点,绝对是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个人建议,找一个山坡,最好在大树下,头部藏在树荫,身体暴露在阳光下。暗含头阴体阳。
至于穿什么衣服,也是因人而异吧,例如,男同志穿短裤,女同胞穿露背装,都可以。
再次提醒,身体如何暴晒,问题不大,一定不要晒到头部。
还要注意一点,有一类人三伏天不能过多晒太阳,即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要少晒,阴虚的人本身阳气很足了,再不注意在太阳底下暴晒,那就要阴阳失衡生病了,阳虚的人才要大晒特晒。
关于晒背的时间,每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需要因人而异,我的建议是一开始,时间要短,例如5分钟。
然后过渡到10分钟,一刻钟。
一次不能超过20分钟。
20分钟歇一歇。
有人问,伏天晒背固然不错,那么只能晒背吗,晒前面不行吗?
最好还是晒背,原因很简单。
腹为阴,背为阳。因为从人体来说,任脉阴经在前,督脉阳经在后。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除了在伏天,即入伏的这三天,别的时间段能否可以晒背呢?
我认为,当然可以。但是一定要适度。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关于晒爆皮。
我个人不建议刻意追求晒爆皮,那不是目的。
但是,如果晒爆皮的,一定要注意不要弄破皮,损伤到真皮组织。
关于防晒霜。
我个人建议,在避免晒伤的前提下,尽量不要涂。但是,有些人皮肤很娇嫩,可以薄薄涂一层。
六三阳与三阴
三阳开泰,这句话大家肯定听过,那么什么是三阳呢,三阳开泰具体什么意思呢?
一般认为,三阳指的是:
动则升阳、
善能升阳、
喜能升阳。
当然还有另一种解释是三条阳线开启泰卦的意思;
泰卦画法是先画一、二、三个阳爻,后画一、二、三个阴爻,占此六爻,就是三阳开泰。
但是我讲的三阳,不是以上内涵。
我讲的三阳是:天阳,地阳,人阳。
首先声明,这其实算是我自己发明的词吧,主要目的是表述方便。杜绝杠精,不喜勿喷。
主要讲,“伏天晒背,得天阳也”的内涵。
所谓,天阳,就是指太阳。
人通过伏天晒背,直接得到了太阳散发出的阳气,这个过程就是得天阳。
人得天阳,是标准的天道范畴。
因为,人的产生,其实就有太阳的因素。
还是那句话,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里面隐藏着天地造万物的秘密。
秘密就是碳结构与光结构不停地进行循环,万物不停涌现出生死之象。
前面的关于光合作用的论述,对象就是太阳,主要是关于天阳。
关于万物生化与太阳的关系,在前面阴阳学说那一段,讲得已经很详细了。
天阳就不赘述了,主要谈一下地阳。
地阳是什么呢?
地阳,我姑且定义为:地球上生长的能为人类补充阳气的东西。
主要包括食物和药材。俗称:天材地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例如,人参。
很多人,对中国的“天材地宝”有误解,尤其那些被西方思想体系洗脑过的。
他们这类人,对食物、药材的理解,非常浅薄。
他们主要依据一个词,叫“有效成分。”
这非常荒诞。
很明显,有效成分是个伪概念。
还有,西方所谓的营养学更是跳大神的学科。
在中国古代的道家看来,一件事物,一个东西,最本质的是其“物性”。
何谓“物性”?
物性,流俗地讲,就是区别与其他物质的最本质特征,即特质。
例如,辣椒。一般人感觉,辣椒的物性就是辣。
其实,在道家看来,辣椒的物性是催阳。即可以催发人体内的阳气运行。如果把人体内的阳气,比喻为一堆木柴,那么,辣椒就类似于一个打火机。
在西方人眼里,蚕蛹与鸡蛋是差不多的东西,因为,都是高蛋白的成分。
从化学仪器分析出物体的成分,如果类似,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个物质类似。
在中国人看来,这非常荒谬。
很明显,这仅仅是碳结构类似,光结构层面看,很可能大相径庭。
例如,人参是热性的,西洋参就是凉性的,这一点,西方人永远无法理解。
这种反应物体的本质特征的物性,中医一般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来描述。
很显然,与物质的基本成分,什么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相比,这无疑是一种动态的高维的表述方式。
当然,西方人也是理解不了的。
因为,一个东西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无法用仪器进行量化标准化,看不见,摸不着,就是伪科学。
呵呵,称呼中医为伪科学,就跟称呼苹果不是香蕉一样可笑。
按照香蕉的标准,来套取苹果的指标,就很容易得出苹果不是香蕉的结论。
这种结论,是妥妥的白痴风。
中医,源于道医,肯定不是科学。这是无疑的,所以,讲中医不是科学,是伪科学,这是标准的白痴论调。
那么,是西方人智商低吗?
这件事其实不足以反映西方人智商低,主要是他们思想体系比较低级。
有人讲,西方人测不到经络穴位,测不到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因为其医疗器械不够先进。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的确,西方人的学问,确实有严重依赖器物的特点。
他们的仪器的精密度,就是他们智商的天花板。
众所周知,一个东西,例如中药材,当归,最重要的是当归的“气”。
中医,讲究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这就是物性,这就是气的性质。
西方的医疗器械,对中药的这种本质物性是无能为力的,即西方的仪器无法感知到“气”。
无能为力,不要紧,对仪器升级换代,不就行了吗?
其实,是不可能的。
这主要是理论层面的浅薄与低维。
西医,最高的天花板,即化学成分分析。
至于物质的“气”,他们根本不承认其存在。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气,分阴阳。他们更是无法理解。
从这一点看,别看西方所谓的蝌蚪学,发展到了量子力学,西医对物质,对客观世界的了解非常低维。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西方人笨,主要是西方人的知识体系不够高维。
西方人,搞淫祀,搞迷信,都是偶像的崇拜者,是宗教信徒。
西方的科学家,宗教信徒占比非常大,严重超出了中国人的想象。
西方人,热衷于搞偶像崇拜,所以,崇拜科学的拜科学教徒,也是层出不穷。
主要的原因,是失神。
灵府里占据君主之位的,不是灵,而是一只鬼。
需要信仰力供奉的鬼。
这就是所谓的“心里有鬼”。
心里有鬼,神魂不定,就无法感知食物中蕴藏的阳气。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地阳,主要是指食物中蕴藏着的对人体有益的阳气。
《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说明用艾叶,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无疑是湿邪的一大克星。
所以,艾叶,即是地阳之物。
打开网络搜一搜,地阳之物,其实很多。
例如:鹿茸、紫河车、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韭菜子等。
这些食材性多燥烈,易助火伤阴,阴虚火旺者忌用。
人阳是什么呢?
我的定义是,人阳即指的是真人,圣人,君子、民族英雄等。
除了上古三皇五帝,具体的就是配享文武庙之人。
文庙:
圣王:文宣王孔子
亚圣:孟子
十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七十二子:颜回、闵损、冉雍、冉耕、冉求、言偃、宰予、仲由、端木赐、卜商、林放、樊须、澹台灭明、曾参、公冶长、公西箴、原宪、有若、郑国、商泽、秦非、曾点、巫马施、公皙哀、漆雕徒父、司马耕、颜之仆、石作蜀、颜高、邽巽、任不斉、颜无繇、颛孙师、高柴、荣旗、秦祖、陈亢、梁鳣、冉孺、蘧琼、公西赤、公伯寮、漆雕开、虙不齐、燕伋、秦商、后处、廉洁、乐劾、申党、琴牢、步叔乘、颜辛、漆雕哆、申枨、壤驷赤、施之常、公祖句兹、伯虔、南宫括、公孙龙、叔仲会、商瞿、县成、颜哙、孔忠、狄思、冉季、奚容箴、左人郢、秦冉、孟轲、左丘明、谷梁赤、公羊高、荀况、伏胜、毛苌、高堂生、孔安国、戴圣、刘向、扬雄、何休、郑众、马融卢植、郑玄、服虔、贾逵、杜子春、范寗、杜预、王肃、王弼、韩愈。
武庙:
圣王:武成王姜太公
亚圣:张良
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七十二子: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熲、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真人通天彻地
圣人教化天下
君子,如沐春风。
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鼓舞人心。
真人、圣人、君子不仅日常生活中,自带一种感染人的气场。
他们的著作诗作典籍也往往自带一股鼓舞人心的力量。
这种气场,这种书籍中蕴含的力量,也可以狭义的称人阳。
例如,华夏经典。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被中国人民称为“红太阳,大救星”。其一生的革命事迹以及著作,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在精神层面给全世界各地各民族无数的劳苦大众
带去温暖、
带去希望,
带去力量。
这就是典型的圣人级人阳。
我们华夏民族之所以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主要是真人,圣人,君子之类的人阳,层出不穷。
而西方,一直没有诞生什么杰出人物。
即便有些人物,有点个人能力,可惜私德极差,根本无法站在太阳光低下细观。
这主要与西方的风水不好有关,人种也有关。
今天暂不论。
同样的,与天阳、地阳与人阳,相对应的,
有天阴、地阴与人阴。
天阴,即指的是月亮。即太阴。
地阴当然是指的富含阴精之气的东西。例如海参,即滋阴之物。
大家容易忽略的一点是,水果,其实多是阴寒之物。对中国人而言,水果其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中国人的体质是中性体质,故所食之物须不偏不倚,阴阳相合为宜。
关于,为何中国人不能多食水果,改天专门撰文分析。
顺便提一句,西游记中的人参果,又名“草还丹”,就是大阴之物。
那么,与草还丹相对的大阳之物是什么呢?
答案是蟠桃。
蟠桃又名“绝情丹”。虽传说中是西王母所有,实际乃太上之物。
在中国文化里,一个真正的男人,至刚至阳的男人,不仅仅表现为多情、绝情,最高境界为“太上忘情”。
当然,这个境界,凡人无法触及。
一般人,区区妄境之劫都难以逾越。
有人问,又不是修真小说,现实生活中,
有妄境吗?
何谓妄境?
答案是:有。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妄境。这个今天也不发散了。
至于人阴,大家估计能猜到。就是那些在各种领域坏到一定级别的、带来巨大负能力的人渣。即阴腐之人。
公知,买办,就是人阴的典型。当然还有很多,例如:
法学叫兽、焦虑贩子、鸡汤圣母、软骨律师、环保圣母、经济学老良性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小鲜肉也是人阴的一种。
三阳与三阴,其背后就是世界的光明与黑暗。
一个人,如果想身体健康,其实很简单。
保持一个原则:
趋阳避阴。
具体做法,就是辨清三阳三阴,做到三多三少:
即多晒太阳,多吃富含阳气的食物,多与正人君子在一起。
少过夜生活,少吃阴凉寒湿之物,少与阴腐小人为伍。
三伏天就要到了,希望每一个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人,都去晒背,得天阳、祛阴湿,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希望大家踊跃留言,把个人晒背的方法、经验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加入到伏天晒背的行列中来。
往期回顾:
减肥的秘诀
揉法四种
5G前景展望之一网络人格的形成:妖孽丛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