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通通讯员王芬张莹莹
30多年来,如果一只手臂常年只能处于弯曲状态,不能用它吃饭、不能看手机,不能洗澡,那是怎样的痛苦和不便?
近日,困扰张垂松阿姨30多年的这个巨大难题,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聂鹏的带领下,解决了!张阿姨终于体验到了独自使用右手吃饭、打理生活的便利。
被束缚30年的手臂
64岁的张阿姨讲述,自己在30多年以前,因为一次意外受伤,右胳膊就不能打弯了。刚开始没这么严重,没过几年,右胳膊越来越别扭,只能稍微活动一下,连正常吃饭都无法做到。在张阿姨的认知中,右胳膊就这样残了,治不好了。一晃30多年过去了,阿姨就这样在别别扭扭中艰难走了过来。
前不久,张阿姨的一位同村好友对她说,医院关节外科手术给她做的手术效果非常好,极力推荐她到市七院看看。张阿姨抱着“哪怕是能用右胳膊吃饭呢”的想法找到聂鹏,说出自己的诉求。
“手臂弯曲,来,努力弯到最大程度......”这是聂鹏在为张阿姨进行右臂功能评定,无需精密的仪器,仅从她的体征便可了解到其右臂与普通人的不同——一般人的手臂可以正常弯曲,小臂能够与前臂贴合,但她屈肘与伸肘的活动范围大约只有35度,不仅不能从事复杂劳动,就连简单的右手吃饭、刷牙都做不到。
“病人30多年没有接受系统的治疗,并且右侧手关节多年前还曾受过一次外伤,导致其残留了一定的功能障碍,手术难度很大。”聂鹏直言,但是看着病人与家属期待的眼神,聂鹏决定收下这位病人。
在血管和神经间隙进行手术!
张阿姨入院了。类似病例比较少见,手术的结果影响着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面对这种情况,关节外科团队没有退缩,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及咨询相关方面专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手术方案。
首先从手术入路选择上,肘关节松解手术虽然入路较多,但患者病变范围太广,经过综合研判后决定选择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
病人麻醉成功后,为病人取平卧位。聂鹏从病人肘关节外侧做纵行手术切口,术中在肘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之间犯了难,要想获得关节良好的活动度,则需要尽可能去除增生骨质,充分切除关节囊并松解周围软组织,但去除骨质及瘢痕组织较多,则容易导致关节不稳定。聂鹏、杨如意、闫明童顶住压力,他们要避免血管神经及韧带损伤、保证关节稳定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去除增生骨质,充分切除关节囊并松解周围软组织。术中经过不断评估完成手术,使患者术中可达屈伸0-度。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聂鹏团队终于为病人将多余的增生组织去除,同时确保病人术后功能的大幅改善。
手术成功了!张阿姨的胳膊可以自如伸展了!聂鹏终于松了一口气:关节周围都是血管神经,一旦误伤,手术就彻底失败了,那带给病人的将是终生的痛苦。市七院关节外科团队,完成了一个巨大挑战!
“我的胳膊终于顺过来了!”
术后医护人员为张阿姨进行康复指导宣教,同时主管医生闫明童每天早晚两次协助张阿姨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术后第二天可被动屈伸至0-度,术后2周拆线,患者可主动屈伸至0-度,自主完成洗头、吃饭等基本生活。经过精心的治疗与后期护理,目前张垂松的右臂基本恢复了正常功能。“现在胳膊想怎么弯都可以,不光能自己吃饭,还能自己洗头,生活自理,我的胳膊终于顺过来了。”张阿姨激动地说。
出院后,张阿姨为关节外科团队送上了“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锦旗,“原来没想过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就实现了。”张阿姨坦言,自己曾经最奢求的健康与自由,竟然在聂主任团队的帮助下成为了现实。
该项治疗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关节外科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聂鹏说,手术的成功得益于病人的信任和团队的通力协作,医院搭建的平台。这仅仅是个开始,自己今后会带领团队继续努力,成为老百姓信服的好医生。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