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脉管系统
一、英译汉
Heart心
Artery动脉
fossaovalis卵圆窝
atrium心房
ventricle心室
sinuatrialnode窦房结
mitralvalve二尖瓣
celiactrunk腹腔干
zygosvein奇静脉
spleen脾
二、名词解释
1.颈动脉小球:是一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2.三尖瓣复合体: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关连,将四者合称为三尖瓣复合体。可防止血液自右心室逆流入右心房。
3.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的夹角称为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4.二尖瓣复合体:左房室口纤维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关连,将四者合称为二尖瓣复合体。可防止血液自左心室逆流入左心房。
5.Koch三角:右心房冠状窦口前内侧缘、三尖瓣隔侧瓣附着缘和Todaro腱共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叫Koch三角,其心内膜下有房室结存在。
三、最佳选择题
1.体循环起始于(C)
A.右心房
B.左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E.主动脉口
2.心脏正常起搏点位于(B)
A.房室结
B.窦房结
C.结间束
D.房室束
E.Koch三角
3.在子宫颈外侧与输尿管交叉的动脉是(C)
A.卵巢动脉
B.直肠下动脉
C.子宫动脉
D.阴部内动脉
E.阑尾动脉
4.肾上腺中动脉来源(D)
A.膈下动脉
B.肾动脉
C.腹腔动脉
D.腹主动脉
E.腰动脉
5.患者女性55岁,因胸前区疼痛一小时入院,心电图检查发现左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梗塞。依据解剖学知识,请问是下列哪一支动脉发生了阻塞?(A)
A.前室间支
B.后室间支
C.旋支
D.右冠状动脉
E,对角支
6.查体采血往往取自体表的静脉,一般以肘正中静脉或其两侧的头静脉及贵要静脉为佳,其中贵要静脉的注入部位是( E )
A腋静脉
B.锁骨下静脉
C.肱静脉
D.头静脉
E.肱静脉或腋静脉
四、填空题
1.大隐静脉的主要属支有股外侧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和阴部外静脉。
2.右心房有三个入口,即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一个出口右房室口。
3.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_关闭、主动脉瓣开放,血液流入主动脉。
4.心左缘由左心房和左心室组成;心房与心室的分界线是冠状沟。
五、论述题
1.试述心的位置、外观特点。
答:心位于胸腔中纵隔,大约前2/3在身体正中矢状面的左侧,后1/3在右侧。形似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形,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
2.窦房结位置在何处?心传导系包括哪些结构?
答:窦房结位于右心房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正常起搏点)、结间束、房室结区、房室束及左、右束支,和Purkinje(浦肯野)纤维网。
3.直接由腹主动脉发出的脏支有哪些?
答:直接由腹主动脉发出的脏支成对的有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和睾丸动脉(女性为卵巢动脉);不成对的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4.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一种严重疾病,它主要是由肝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障碍所产生的,常见的病因有肝硬化、肝门静脉血栓形成,等。试问:肝门静脉由何组成?其主要属支有哪些?从解剖学角度分析患者往往出现呕血或便血的原因是什么?
答:1)肝门静脉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主要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2)这是因为门静脉高压时,血液不能正常入肝,肝门静脉属枝与上、下腔静脉之间会形成侧支循环,门静脉血液直接经腔静脉系回流入心。这些吻合部位的小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加变得粗大迂曲,形成静脉曲张。食管静脉丛曲张破裂则发生呕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则会发生便血。
5.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往往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术来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试问如果经股动脉插管,导管分别经过哪些血管到达左心房?
答:导管可以先经股动脉进入髂外动脉,继而进入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口、左心室、再经左房室口进入左心房。
第七章感觉器
一、英译汉
Lens晶状体
cornea角膜
opticdisc视神经盘
maculalutea黄斑
Retina视网膜
tympaniccavity鼓室
labyrinth迷路
auditorytube咽鼓管
二、名词解释
视神经盘(生理性盲点):在视网膜后部的内侧,视神经起始处的一白色圆形隆起,叫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有视网膜中央血管通过。
黄斑:在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约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叫黄斑。其中央有中央凹,是视网膜感光最敏感的部位。
三、最佳选择题
1)属于眼球中膜的结构是(D)
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虹膜
E.结膜
2)下直肌收缩时,瞳孔转向(C)
A.上内
B.上外
C.下内
D.下外
E.下方
3)维持眼压的眼球内容物是(C)
A.眼液
B.晶状体
C.房水
D.玻璃体
E.睫状体
4)鼓室是下列哪个骨内的小腔?(D)
A.上颌骨
B.蝶骨
C.颧骨
D.颞骨
E.筛骨
5)下列哪个结构不属于膜迷路?(B)
A.蜗管
B.耳蜗
C.球囊
D.椭圆囊
E.膜半规管
6)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试问该病是下列哪个部位出现了异常改变?(D)
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晶状体
E.玻璃体
7)患者张三因结核病注射链霉素两个月后,被发现听觉下降,经专科检查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试问,患者的下列哪个部位可能出现了损害?(E)
A.外耳道
B.鼓膜
C.听骨链
D.耳廓
E.螺旋器
四、填空题
1.眼球壁由外到内包括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
2.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
3.位置觉感受器包括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听觉感受器是螺旋器。
4泪腺位于框腔的上外侧壁,泪液经泪小管汇入泪囊,再经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五、论述题
1.房水产生于何处?何为房水循环?
答:房水产自于睫状体,房水自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然后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再经睫前静脉汇入眼静脉。
2.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临床上多通过佩戴近视眼镜来矫正视力,请结合眼球的构造回答:1)什么是眼球的折光装置?2)为何患者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答:1)眼球的遮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2)近视主要是因为眼肌疲劳导致的睫状体不能充分地舒张使得晶状体长期处于高曲率的状态,当视远物时物象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要使得外界的物象重新呈现在视网膜处需要为患者佩戴凹透镜。
3.试述鼓室各壁的名称及主要毗邻,鼓室内有哪些主要内容物?
答:鼓室共有6个壁,上壁是鼓室盖壁,毗邻颅中窝;下壁为颈静脉壁,毗邻颈内静脉;前壁为颈动脉壁,毗邻颈内动脉,前壁上有咽鼓管的鼓室口的开口;后壁为乳突壁,毗邻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后壁上有乳突窦的开口;外侧壁是鼓膜壁,毗邻外耳道;内侧壁为迷路壁,毗邻内耳。
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锤、砧、蹬)、两条肌肉(鼓膜张肌和镫骨肌)和一条神经(鼓索),一个神经丛(鼓室丛,由舌咽神经和交感神经组成)。
第八章神经系统
一、英译汉
Neuron神经元
Cortex皮质
Ganglion神经节
brachialplexus臂丛
sciaticnerve坐骨神经
trigeminalnerve三叉神经
vagusnerve迷走神经
caudaequina马尾
fasciculusgracilis薄束
brainstem脑干
cerebellum小脑
hypothalamus下丘脑
telencephalon端脑
hippocampus海马
corpusstriatum纹状体
cavernoussinus海绵窦
piamater硬脑膜
二、名词解释
1.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称神经核。
2.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称神经节。
3.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髓鞘色泽白亮称白质。
4.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中因富含血管而色泽灰暗,称灰质。
5.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粗细不等的束称神经。
6.纹状体:尾状核头部与豆状核前部相连,并有纤维穿过,在水平切面上呈灰白相间的纹理,故二核合称为纹状体。其中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出现较晚(在爬行类),又称为新纹状体。
7.马尾:因椎管长于脊髓,腰、骶、尾部的脊神经根距各自相应的椎间孔自上而下愈来越远,其前、后根在通过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围绕终丝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段距离,这种纵行的神经纤维束共同形成马尾。
8.海绵窦:属硬脑膜窦,它位于颅中窝蝶骨体的两侧,窦的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窦腔内因形似海绵而得名。海绵窦与周围静脉之间有广泛的交通。
9.Willis环:由不成对的前交通动脉、成对的大脑前动脉起始段、成对的颈内动脉末段、成对的后交通动脉和成对的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构成。大脑动脉环使两侧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相互吻合。
三、填空题
1.脊神经共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2.膈神经起自臂丛,其运动纤维支配_膈肌。
3.三叉神经节发出三大分支,它们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4.滑车神经起自_滑车神经_核,经_眶上裂_入眶,支配_上斜肌_的运动,该肌收缩可使眼球转向外下。
5.正中神经易在腕部受损,受损后典型症状为猿掌或枪刺手;尺神经易在尺神经沟受损,受损后典型症状为爪形手;桡神经易在肱骨中段受损,受损后典型症状为垂腕。
6.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
7.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五个叶。
8.脑干内的副交感神经核包括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
9.锥体束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
10.穿过海绵窦的结构有颈内动脉、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四、最佳选择题
1.传导舌前2/3味觉的神经(D)
A.舌下神经
B.舌神经
C.舌咽神经
D.面神经
E.三叉神经
2.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B)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
C.舌下神经
D.面神经
E.舌咽神经
3.连于脑干背侧面的神经是(D)
A.舌下神经
B.三叉神经
C.展神经
D.滑车神经
E.副神经
4.患者李某,男,因行动不便长期拄拐致右侧上臂不能外展,请问其哪条神经可能因长期的拐杖挤压受到损伤?(E)
A.正中神经
B.肌皮神经
C.桡神经
D.尺神经
E.腋神经
5.患者张某因斗殴被砍伤左手腕部,术后左手鱼际萎缩,食指和中指不能屈曲,试问该患者哪条神经可能被砍伤?(A)
A.正中神经
B.肌皮神经
C.桡神经
D.尺神经
E.腋神经
6.患者王某,男,51岁,装卸工,在搬重物时不慎扭伤了腰部,导致右下肢呈放射状疼痛,运动不便。初步考虑“椎间盘突出”,试问,该患者突出的部位可能是哪里?(E)
A.胸12腰1椎间盘
B.腰1腰2椎间盘
C.腰2腰3椎间盘
D.腰3腰4椎间盘
E.腰4腰5椎间盘
7.为避免损伤脊髓,腰椎穿刺常在何处?(C)
A.第1腰椎下缘
B.第2胸椎下缘
C.第3、4腰椎或第4、5腰椎间
D.第4骶椎下缘
E.以上位置都不可以
8.不属于下丘脑的结构是(A)
A.外侧膝状体
B.灰结节
C.乳头体
D.视交叉
E.漏斗核
9.属于大脑基底核的是(D)
A.齿状核
B.孤束核
C.疑核
D.豆状核
E.红核
10.位于大脑外侧沟深处的是(B)
A.额叶
B.岛叶
C.颞叶
D.枕叶
E.顶叶
11.患者因患垂体肿瘤导致双眼视野范围缩窄,请问,肿瘤可能侵犯了视觉传导路的哪一个部分?(C)
A.双侧视神经
B.视交叉中未交叉的部分
C.视交叉中的交叉部分
D.右侧视束
E.左侧视觉中枢
五、问答题
1.分布于眼的神经有哪些?
答:分布于眼的神经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等。
2.分布于舌的神经有哪些?各司何种功能?
答:分布于舌的神经有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面神经的鼓索、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负责舌前2/3的一般感觉,面神经的鼓索负责接受舌前2/3的味觉,舌咽神经负责接受舌后1/3的一般感觉和味觉,舌下神经支配所有舌肌的运动。
3.分布于耳的神经有哪些?
答:分布于外耳的有颈丛的枕小神经、耳大神经、三叉神经的耳颞神经、迷走神经;分布于中耳的有面神经的鼓索、舌咽神经的鼓室神经;分布于内耳的有前庭神经和蜗神经。
4.简述胸神经前支的阶段性分布特点?
答:胸神经前支共有12对,保留了较古老的节段性分布特点,T2平对胸骨角,T4平对乳头平面,T6平对剑突水平高度,T8平对两侧肋弓最低点的连线,T10平对肚脐所在平面,T12平对肚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所在的平面。
5.12对脑神经中感觉、运动和混合性神经各有哪些?
答:感觉性脑神经包括:Ⅰ,Ⅱ,Ⅷ;运动性的包括:Ⅲ,Ⅳ,Ⅵ,Ⅺ,Ⅻ;混合性的包括:Ⅴ,Ⅶ,Ⅸ,Ⅹ。
6.试述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易于在何处损伤,各有何体征?
答:正中神经易损伤部位在腕前,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猿手”;尺神经易损伤部位在尺神经沟,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爪形手”;桡神经易损伤部位在桡神经沟,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垂腕”;腋神经易损伤部位在肱骨外科颈,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方肩”;胫神经易损伤部位在腘窝,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钩状足”;腓总神经易损伤部位在腓骨颈,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马蹄内翻足”。
7.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但病因不明,患者发病时可一支或多支神经受累,疼痛剧烈难忍,发作时呈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试用解剖学知识说明,三叉神经的分支有哪些,各自的分部范围在哪里?
答:三叉神经三大分支:眼神经,入颅部位在眶上裂,面部皮区分布范围在眼裂以上和鼻背的皮肤;上颌神经,入颅部位在圆孔,面部皮区分布范围在眼裂和口裂之间的皮肤;下颌神经,出入颅部位在卵圆孔,面部皮区分布范围在口裂以下和耳前的皮肤。
8.脑干的内脏运动神经核(副交感神经核)有哪些?它们的神经纤维走行于哪些脑神经内?分别支配什么效应器?
答:脑干的内脏运动神经核(副交感神经核)有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动眼神经副核的神经纤维走行于动眼神经中,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上泌涎核的神经纤维走行于面神经中,支配泪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下泌涎核的神经纤维走行于舌咽神经中,支配腮腺;迷走神经背核的神经纤维走行于迷走神经中,支配大部分胸腹腔脏器。
9.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阅读中枢、书写中枢、说话中枢、听话中枢分别位于何处?
答: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视觉中枢位于枕叶距状沟两侧的皮质;听觉中枢位于颞叶的颞横回;阅读中枢也称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左大脑半球的角回;书写中枢位于左大脑半球的额中回后部;说话中枢也称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左大脑半球的额下回后部;听话中枢也称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左大脑半球的颞上回后部。
10.患者张某长期患有高血压,一次在搬重物时突然摔倒,被人发现后不能站立,医院求治。查体发现左侧肢体瘫痪、左侧肢体痛觉消失,左侧鼻唇沟消失,舌尖偏向左侧。经脑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右侧内囊大面积出血。试回答一下问题:1)什么是内囊,各部有何种神经束通过?2)解释患者产生上述症状体征的原因。
答:1)内囊位于尾状核、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束和下行的运动纤维束构成,内囊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其中内囊前肢有额桥束通过;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内囊后肢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和听辐射通过。
2)右侧内囊的广泛性出血可导致右侧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皮质核束的损伤,产生上述相关症状体征。
11.试述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及脑脊液循环。
答:脑脊液主要产生于各脑室的脉络丛,循环途径为:脑脊液经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12.总结躯干、四肢的深感觉传导路,浅感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
答:(自行总结)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