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脊柱二科苗军主任、刘艳成主治医生的手术团队与骨研所肌电图室陈欣等医生合作,首次在我院开展了术中脊髓监测,成功地为2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和1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术中采用实时脊髓监测技术,严密观察患者的肌电信号,确保了手术的安全实施。
苗军主任介绍,脊髓术中监测可以实时预警脊髓损伤,如果发现肌电信号有变化,监测人员可以立即提示医生停止操作,避免出现脊髓不可逆性损伤,广泛应用于脊柱脊髓手术和某些胸外科手术中。在美国,脊柱手术常规应用脊髓术中监测,脊柱侧弯矫正手术如果没有脊髓监测,术后出现截瘫的机率会很高,限制了脊柱侧弯手术在我院的广范开展。
苗军主任讲,脊髓监测技术在我院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脊柱外科技术更上一个新台阶。在脊髓监测技术出现之前,脊柱手术中需采用术中唤醒试验来检测是否出现脊髓损伤,术中要撤去麻醉剂和肌松剂,将患者唤醒至能够对外来的指令作出应答,要求患者活动上肢和活动下肢,操作比较麻烦,活动过大患者还可能脱管或从床上摔下,而且不具有实时性。术中脊髓监护包括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运动诱发电位(MEPs)。美国神经学会近日发布一项最新指南,建议在脊柱手术和某些胸外科手术中进行脊髓监护,用于防止发生手术相关的瘫痪或肌肉功能丧失。这种被称为“术中监护”的过程,能够及时提醒外科医生在损伤发生前发现并解决问题。该指南的主要作者MarcR.Nuwer博士称,治疗瘫痪的最佳途径首先是要预防其发生,监护可以非常早的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涉手段,从而预防损伤的发生。研究发现在所有发生瘫痪的病例中,患者术中的诱发电位均有变化,而诱发电位没有改变的患者中则没有瘫痪发生。(脊柱外科二病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